有外媒认为,北京冬奥会“将是一项碳中和赛事”。
“把发展体育事业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”“为冬奥会打下美丽中国底色”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出贡献”——在习近平的设计图上,冬奥会是中国绿色发展的承载,更是新起点。
从经济联结的维度看,习近平给“奥运中国”带来金色印记。
张家口的蜕变,以申办冬奥成功为界,由塞外山城变身聚宝盆,“冬季到张家口来滑雪”成为时尚,运动休闲产业兴起,冰雪装备制造业发展壮大。
在“冬奥小城”崇礼,每五个人之中就有一个人从事和冰雪相关的工作,超过3万人端上“雪饭碗”。
“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”,习近平当年送给东北的话,如今也已成为张家口的写照。
金色印记来自于运筹。习近平强调,“要把筹办冬奥会、冬残奥会作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”“进一步发挥北京对京津冀区域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”“加快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”。随着路网升级、冬奥一小时生活圈形成,京张联系更为紧密,体育文化旅游带逐渐变得立体。
观察家认为,京张携手办冬奥的设计与实践,嵌套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国家大目标下,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点睛的重要一笔,中外企业也从中国的冰雪经济中淘宝掘金。
从国家“精气神”的维度看,习近平给“奥运中国”带来红色印记。
一百多年前,中国教育家张伯苓预言,“奥运举办之日,就是我中华腾飞之时”。
在中国人的观念里,红色代表喜庆、圆满,2008年北京奥运会让“中国红”成为世界感知中国热情与自信的色彩。承袭北京奥运会的荣光,北京冬奥会更有底气,也有了更高远、更具文明内涵的追求,“中国红”愈加明艳。
观察家指出,在习近平的体育观里,国家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是落点所在。他认为“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和参与国际体育合作的程度”关乎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程度,坚信“没有全民健康,就没有全面小康”。
正因如此,借冬奥契机“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”,让冰雪运动成为一种文化和生活方式,赋能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,夯实国家“精气神”的基础,成为应有之义。
置于大的时代背景下,习近平把北京冬奥会定位为“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”,以及“展现国家形象、促进国家发展、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机”。
充满中国元素的场馆建筑、彰显中国科研实力的技术应用、热情的冬奥志愿者、为北京加油助阵的海外同胞……国家“精气神”处处皆可感知。
从“北京欢迎你”到“一起向未来”,“中国红”在延续中升华;当冬奥遇上红色中国年,碰撞出别样“中国之韵”。(完)(图片素材来源:新华社、中新社、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网)
出品人:陈陆军
总策划:王晓晖
监制:张红、夏宇华
策划:郭金超
统筹:梁晓辉、王凯
主笔:聂芝芯
视觉|编辑:张舰元、李雪瑶、马学玲
四川派出三年来首个省级层面境外招商团赴港招商******
中新社成都1月15日电 (单鹏)四川省经济合作局15日在成都派出境外招商首发团启程赴香港。这是三年来四川省级层面牵头组织的首个境外招商团组。
据悉,该团此行将在4天内密集拜会一批香港重点目标企业,加大力度招引外资,推动更多标志性外资项目来川落地。
四川省经济合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该局今年首发的境外招商团组第一时间赴港开展投资促进活动,将抓紧对接前期与四川省有接触的在谈企业项目,跟进推动一批已有初步合作意向的投资企业,争取推动一批实实在在的投资项目尽快实现签约落地。
该负责人表示,将举办“四川—香港投资合作推介会”等活动,拜访香港相关经济贸易部门机构、知名商协会和知名客商,介绍四川最新发展目标、部署、举措、配套保障以及未来几年蕴含的投资合作机遇,并邀请客商来川考察,为下一步深化推进川港合作先行探路。
香港长期位居四川第一大外资来源地,是四川开展全球招商、国际合作、外资利用和“走出去”的重要桥梁和平台。数据显示,目前香港在四川设立的投资企业(机构)6428家,累计投资270.52亿美元;存量企业1716家,投资总额865.18亿美元。去年1月至11月,香港在川新设外商投资企业(机构)249家,外商直接投资(FDI)规模21.19亿美元,一批知名港企在川投资发展并收获成功。(完)
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